第647章东煌集团(二合一)
要说起白家祖上在罗马这边创下的基业,就不得不提及到历史的变迁。
个人命运虽然始终和个人戚戚相关,但也和时代的洪流分不开关系。
老白家的先祖只身一人漂洋过海,经历九九八十一难靠吃软饭成了贵族的上门女婿在罗马立足。
但说到底,白家人还是商贾。
谈及商人,其实在资产阶级壮大彻底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一直都没有什么社会地位。
士农工商,商拍最末,在大夏如此,放在过去的罗马,商人地位也高不到哪里去。
罗马立国八百载。
越是厚重的历史,越是意味着有很多庞然大物的存在。
从柯蒂莉亚的讲述里,能够窥见如今的罗马是一个从封建帝制过渡过来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它的构成十分复杂,其内部分成众多派系。
商业是商业,政治是政治,那是不同的两个东西。
原本的皇帝、贵族、公民、平民的四级体制中又增加了一个商人代表的资产阶级;
但后来随着魔力能源被开发,蛋糕被做大,即便是平民阶层也能够获得足够的利益,这就从平民之间催生出了另一个群体……商人或者说资本。
真理只存在于核弹之上。
很多商人光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现有身份就要费尽心力,少不了各种竞争,底蕴在竞争排挤对立中不断消磨。
这还是五百年前的罗马,当时的商人,哪怕是投资成功,哪怕是看人很准都需要花费十年之久,可见其困难程度。
于是在上百年的磨合时间中,商人的基础相对薄弱,比起经营长久的贵族还有数量众多的公民,他们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在这种进进退退的升降梯的日子中,一部分商人选择了退出,而另一部分商人却在这种来回交替的过程中,意识到了新兴阶级的影响力,并直接意识到他们作为第三股力量,本就不必要着急自己下场。
短短一代人就能赚取到过去十几代人的财富,时代的风口中,太多人吃到了这波红利。
站在皇帝的角度,他既不能允许商人单独组建议会,又不可能允许资产势力彻底流入‘国民议会’或者‘参议院’,以免这股压倒性的力量导向任意一方,这会彻底摧毁两院之间的平衡。
换言之,这些商人学精了。
自古以来,很多国家都是如此,富庶的商人虽然获得了庞大的财富,但自身社会地位始终低下,哪怕腰缠万贯也始终得看贵族和公民阶级的脸色行事。
但都不是永恒的。
罗马皇室无疑是聪明的,充当仲裁者的位置,不用自己亲自下场。
罗马的参议院是贵族群体,具有世袭权力;而公民具有投票权,但这些公民之下,还有普通的平民。
更别说更高级的两院议员身份。
区别在于,皇权和教权统一的罗马,皇帝的权力仍然至高无上,所有人打破脑袋抢破头也想要获得的位置,不过是皇帝之下的首相位置,真正的第一执政永远是罗马皇帝本人。
封圣就是这个世界的核平使者,据历史资料,只要双方同时存在一位或者以上的封圣,双方维持和平的可能性将大幅提升到六成以上,如果有第三方势力斡旋,该概率会提升至七成以上。
放在过去几百年时间内,普通平民虽然数量众多,但占有的整体社会资源不多,公民、贵族等阶级具有更多数量的超凡者,能通过立法保证自身阶级利益便是极限。
这是十分标准的两院制。
毕竟皇室和教会是真有封圣的。
两院制的起源,最初是来自于三级会议。
数量增多就是削弱他们的特权,看看隔壁棒子医生们罢工事件就明白,历史总是不断重复,任何人上车后,不会想着打开车门,而是想着把车门焊死。
而五百年后,随着世界网络的上线,魔力能源的开发,罗马开启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中,土地兼并的速度也会达到农业社会的数倍以上,各种荒唐法案也随之而来,上层阶级为了把农民赶出土地,送到工厂里去当人肉干电池,会无所不用其极,对应的就是商贾的财富积累速度同样是激增、暴增、狂增。
不过随着社会进步,普通的两院制其实也并不能满足整体的社会需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些商人会渐渐发觉到自己手握着整个社会的命脉和庞大的社会资源,自然不会继续满足于目前的社会地位。
但这不代表所有矛盾都被弥合了,说到底也只是被掩盖了过去。
商人群体的一部分被允许赋予贵族封号进入参议院;而另一群体被赋予了公民身份进入了国民议会……
而公民的身份同样如此。
至于增加公民的数量和国民议会的席位,全体公民也肯定不乐意。
对罗马皇帝来说,如何合情合理的增加商人的社会地位,允许他们参政和完成社会阶级的提高,就是一个历史性
第647章 东煌集团(二合一)(1/5),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